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晋安区空气pm2.5实用查询——晋安区空气质量指数
201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务公开 > 统计信息 > 年度报告
201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信息来源:统计局 发表时间:2013-04-03 字体:【】【】【】
综合 初步统计,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8.29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1%,增速连续7年达到12%以上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367.64亿元,增长4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1916.99亿元,增长14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1933.65亿元,增长10.6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.7:45.8:45.5调整为8.7:45.5:45.8。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.3%、56.8%和39.9%,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.4个、6.8个、4.8个百分点。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(不含基金)597.39亿元,增长18.1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2.01亿元,增长19.4%,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4.84亿元,增长13.4%,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2.4%。主体税种中,增值税完成34.80亿元,增长19.5%;营业税110.25亿元,增长23.1%;企业所得税50.78亿元,增长25.6%;个人所得税19.11亿元, 凉州区空气质量,增长0.5%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09.37亿元,增长12.7%。
农业 万吨,下降万吨,增长12.0% ;茶叶产量2.0万吨,增长7.5%;肉、蛋、奶总产量41.7万吨,增长3.5%;蔬菜瓜果产量312.0万吨,增长4.1%;水果产量41.0万吨,增长7.9%;水产品产量194.4万吨,增长5.2%。 亩各种休闲农场72家。
工业、科技 ,比上年提高16.65个百分点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89.24亿元,增长14.1%,实现利润331.58亿元,增长13.7%。 件,增长项,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.65亿元。 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强。年末全市共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,产品检测实验室101个,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个。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抽查生产领域2177家企业产品4743批次,批次合格率为95.51%。全市共有8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322项产品获得“福建名牌产品”称号,共有5家企业获得首届政府质量奖。
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,增长。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41.50万平方米,增长35.5%,其中住宅733.96万平方米,增长38.0%。商品房销售额941.49亿元,增长48.9%,其中住宅781.26亿元,增长53.7%。 、
城乡建设 按照“东扩南进、沿江向海”城市发展导向,推动中心城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,加快构建福州大都市区,马尾新城、东部新城、晋安新城等建设加快实施。年末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,其中建成区面积240.12平方公里,城镇化率64.8%,比上年提高1.5个百分点。 辆,万立方米,燃气普及率99.5%。全社会用电量305.13亿千瓦时,增长3.6%,其中:居民用电65.18亿千瓦时,增长5.5%;工业用电178.96亿千瓦时,增长2.2%。 条主次干道完成“白改黑”改造万平方米,公里休闲步行道。公顷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.3平方米。
贸易、旅游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9.03亿元,增长19.1%。城乡消费市场协调发展,城镇市场实现商品零售额2168.57亿元,增长18.9%;乡村市场实现商品零售额90.46亿元,增长24.0%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220.20亿元,增长26.3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上年的51.6%提高到54.0%。消费热点不断涌现,改善居住、交通出行、文化娱乐、健康保健、增值保值等相关消费迅速增长。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0.2%、家具类增长50.9%、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.4%、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53.8%、中西药品类增长48.9%、金银珠宝类增长73.5%。城乡流通体系不断健全,全年新建改造“农家店”67家,升级改造城乡农贸市场20个,扶持新建便利店100家。全市拥有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50个,总面积213.09万平方米,增长33.0%;连锁经营企业105家,连锁网点3300个。 届住交会等会展消费屡创新高。会展产业链不断延伸,带动物流、住宿、餐饮、旅游等产业的繁荣发展。 级景区之首家,客房10082间;A级景区25家,其中4A级旅游景区9家。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(含一日游)3192.55万人次,增长15.8%,其中境外游客85.13万人次,增长11.8%;实现旅游总收入550.12亿元,增长21.3%。福州赴台个人游顺利实施,经福州口岸赴台旅游41277人次,增长179.4%。
对外经济 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项目148项,新批合同外资金额20.56亿美元,增长16.20%;实际利用外资(按验资口径)13.39亿美元,增长4.80%。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0.60亿美元,下降10.53%,其中进口总额99.29亿美元,下降6.28%;出口总额211.31亿美元,下降12.40%。从出口主体看,外资企业出口84.93亿美元,下降1.39%,内资企业出口126.38亿美元,下降18.56%。从出口方式看,一般贸易出口141.15亿美元,下降17.40%,加工贸易出口69.08亿美元,下降0.17%。从出口产品看,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.17亿美元,下降2.09%,机电产品出口91.69亿美元,下降7.22%。从出口地区看,产品主要出口美国、欧盟、东盟、日本、荷兰和香港等地。 亿美元,增长42.61%,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2.46亿美元,增长15.84%。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858.89万美元,增长9.26%,年末劳务合作在外人员4367人,增长20.64%。
交通、邮电 万人次,增长万人次,增长251.5%;对台直航集装箱吞吐量31.37万标箱,下降0.7%;空中直航旅客吞吐量31.43万人次,下降2.1%,货邮吞吐量0.54万吨,增长41.7%。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,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收入6.36亿元,增长11.0%;电信业务收入100.95亿元,增长11.3%。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(所)231处,邮路总长度11010公里;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327.25万门;固定电话用户198.00万户, 汉南区空气质量,比上年末增加4.49万户;移动电话用户881.31万户,比上年末增加59.54万户,其中3G电话用户191.18万户,比上年末增加82.50万户;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2.50万户,比上年末增加28.75万户。
金融、证券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。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(不含保险和证券机构)46家,比上年增加7家,其中: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39家,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家,其他金融机构6家;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1292个;共有4家外资金融机构在福州设立分行。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(本外币,下同)7909.63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4.46%,其中:储蓄存款余额3010.60亿元,增长14.69%;单位存款余额4193.35亿元,增长15.38%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54.33亿元,增长15.87%,其中:短期贷款余额2358.54亿元,增长20.58%;中长期贷款余额4520.01亿元,增长14.68%。 证券、期货交易额下降。年末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9家,比上年末增加2家,总市值3296.35亿元;共有证券公司2家,证券营业部85家,股民资金开户总数156.68万户,其中本年新开户数3.68万户,全年股票、基金交易额11773.73亿元,下降25.52%;共有期货公司3家,期货营业部24个,全年期货交易额27426.43亿元,下降0.33%。 保险业发展迅速。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营业网点398个,外资保险机构在福州设立9家分公司和2个代表处。全年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27.69亿元,增长11.12%,其中:财产险保费收入46.73亿元,增长19.12%;人寿险保费收入67.61亿元,增长4.26%;健康险保费收入9.87亿元,增长21.31%;意外险保费收入3.48亿元,增长28.82%。保险业务赔付支出42.13亿元,增长22.39%,其中:财产险赔付支出25.34亿元,增长23.06%;人寿险赔付支出12.45亿元,增长48.23%;健康险赔付支出3.43亿元,下降25.71%;意外险赔付支出0.91亿元,增长11.59%。
教育、文化 所一级达标高中向省内户籍考生开放,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作全面启动。各类教育均衡发展,全市共有高等学校32所,研究生教育专任教师0.98万人,在校研究生1.84万人,学年初招生数0.64万人;高等教育专任老师1.85万人,在校生30.54万人,学年初招生数9.30万人。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1所,专任教师0.50万人,在校生19.51万人,学年初招生9.26万人。共有高中93所,专任教师0.84万人,在校生10.85万人,学年初招生3.55万人。共有初中266所,专任教师1.55万人,在校生19.35万人,学年初招生6.48万人。共有小学927所,专任教师2.46万人,在校生45.12万人,学年初招生8.45万人。共有幼儿园1183所,专任教师1.20万人,在校生24.67万人,学年初招生10.32万人。共有民办小学19所,民办普通中学36所, 民办职业中学13所,民办高等学校12所,民办高校在校生7.49万人。 文化事业硕果累累。成功举办“福州月·中华情”中秋晚会,《百年上下杭》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优作品奖。三坊七巷、“海上丝绸之路:福州史迹”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。首批国家级文艺创作基地、全省首家文化产权交易专业机构“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” 落户三坊七巷。闽台(福州)文化产业园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,时代华奥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。福州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,荣获“中国寿山石文化之都”、“中国脱胎漆艺之都”等称号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县级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,台江区、晋安区、罗源县等县级图书馆、文化馆已投入使用。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,全市共设立图书流通点400个,形成覆盖城乡的图书流通服务网络。年末全市共有市级、县级文化馆12个、群艺馆1个、艺术表演团体10个,艺术表演团体演出3200场次;电影院24个,剧场、剧院2个;博物馆、纪念馆15个,收藏文物2.33万件;公共图书馆13个,总藏书346.91万册;乡镇综合文化站173个,农家书屋2195个。全市共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,自办广播节目11套;电视台1座,自办电视节目6套。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.32%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.04%,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83.71%,分别比上年末提高0.06个、0.54个、2.01个百分点。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75.68万户,增长2.7%,有线电视入户率92.78%;数字电视用户57.13万户,增长6.4%,数字电视入户率30.17%。
卫生、体育 万人,参合率99.9%,比上年提高0.6个百分点。 枚银牌、分钟健身圈建设步伐加快,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,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,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433个,全民健身路径3385条,增长11.5%,其中农村健身路径2785条,增长9.9%。全年共举行县以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150项。
民生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55.27万人,其中市区户籍人口192.06万人。户籍人口中,男性人口337.12万人,女性人口318.16万人。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,全市常住人口727万人,出生率11.3‰,死亡率4.9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6.4‰。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9元,增长12.9%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92元,增长13.7%。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,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2007年的2.65:1,2011年的2.58:1进一步缩小到2.56:1。居民消费水平同步提高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40元,增长12.3%;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36元,增长13.4%。居民消费亮点鲜明,旅游、休闲娱乐等精神消费受重视。 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水平,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.2%。八大类商品价格“六涨两降”:食品类上涨5.1%,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.2%,衣着类上涨3.1%,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.3%,居住类上涨2.1%,烟酒类上涨0.2%;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.7%,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.3%。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,新农合大病保障机制基本建立,城乡低保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。年末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0.60万人,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.71万人,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.68万人,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4.88万人,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.74万人;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0.27万人,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.20万人,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5.07万人;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1.30万人,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809人;生育保险参保人数95.00万人;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6.47万人。帮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457人,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5871人,农村五保供养对象8204人。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动工建设4.07万套,开工率101.72%,基本建成3.43万套,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管理进一步规范。 社会就业稳步发展,城镇失业率控制在合理水平,城镇登记失业率2.37%,城镇新增就业14.56万人,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5.37万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8904人。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15.81万户,增长10.7%,从业人员32.15万人,增长11.9%;私营企业7.75万个,增长15.6%,从业人员70.01万人,增长12.6%,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85.77万人,增长16.2%。
环境保护 个省会城市、直辖市中居第个,其中国家级1个,年末自然保护区面积668.69平方公里。 注:1、公报中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,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,均不做机械调整; 2、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、增加值、工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; 3、本公报未包括马祖列岛。
【】【】【】 |
上一篇:福州法拉第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| 下一篇:城市绿化:拒绝塑料花草“临时工” |